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人民币汇率走低近两月来(图)

09-10 财经资讯

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 人民币汇率走低

近两月来,离岸人民币汇率(CNH)相对在岸人民币汇率(CNY)持续偏弱,3月11至31日日均差价一分五厘钱,4月20至22日则达到两分七厘钱。

管涛对时代财经指出,无论3月中下旬还是近日的调整,都是离岸市场驱动。这反映出外资减持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后,在离岸市场购汇,推动CNH走弱。

“美联储政策紧缩是今年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重要因素。”管涛注意到这一周市场持续放出加息消息。

周一,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公开建议5月份一次性加息75BP;

周三,IMF下调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测值0.4个百分点,人民币汇率于当日起跌破6.40;

周四,鲍威尔在IMF年会上表示,5月份将讨论加息50BP,之后可能需要进行类似幅度的加息以抑制通胀;

周五,野村证券最新预测,美联储6、7月份将连续加息75个基点。

受此影响,上周美指站稳100以上,日元兑美元汇率创二十年新低,人民币兑日元汇率则创了六年半新高。

东吴证券也指出,宏观预期的冲击下,美联储继续和市场玩“抢跑”的游戏。鲍威尔在周五的讲话中基本确认了5月加息50基点,并且对未来同等幅度的加息持开放态度。

除了美联储加息,管涛称,在消息面上,今年3月,俄乌冲突风险外溢叠加中概股监管加强、国内疫情大幅反弹,人民币汇率快速回调,一举抹去年内所有涨幅,之后围绕去年底的水平反复震荡。

“上周,因个别城市疫情蔓延未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循环畅通问题更加突出,加重了市场对国内经济复苏和出口前景的担忧。”管涛指出。

在管涛看来,近期人民币下跌不是外资减持人民币资产的原因而是结果。“只要疫情蔓延势头得到有效控制,或是防疫措施更加精准、科学,加上宏观政策靠前发力、适时加力,经济复苏前景明朗,市场信心恢复,外资随时都可能回来,人民币汇率也会重新得到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伴随美联储加息预期的进一步加强,美元指数进入4月后持续攀升。在美元指数强势的带动下,包括日元、韩元在内的主要亚洲货币对美元都出现了下跌,离岸人民币汇率受到了波及。

管涛认为,近期日元、韩元等汇率大幅下跌,令不少投资机构纷纷看跌亚太区货币,加剧人民币跌势。“日元兑美元汇率创新低引发了市场对于干预日元贬值的猜测,加之中国经济前景不明,触发了借低息日元购买高息人民币资产的日元利差交易平仓。由此引起的购汇行为加速了CNH下行,推低了CNY。”

双向波动是常态 急跌释放看空压力

为应对美联储加息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国内央行和外汇局早有部署。

4月18日,央行和外汇局出台了23条举措,从支持受困主体纾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外贸出口发展三个方面来加强对受困主体的金融服务,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今年3月,央行在最新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将发达经济体宏观政策调整与疫情形势、通胀走势并列为当前三大外部不确定性。央行指出,发达经济体宏观政策总体退坡,不仅可能伴生资产价格震荡调整的金融风险,还会通过贸易往来、资本流动、金融市场等渠道对新兴经济体产生明显外溢效应。

针对美联储宽松政策的退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管涛早有预判,他认为将会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美联储温和有序紧缩,中国外资流入减缓,人民币升值减缓;

第二阶段,美联储更加激进的加息甚至同时启动缩表,引起美国经济金融市场动荡,导致中国阶段性资本外流,人民币汇率有涨有跌、双向波动;

第三阶段,美联储货币紧缩力度超预期,可能刺破资产泡沫,引发经济衰退,中国将难以独善其身,人民币汇率会重新承压;

第四阶段,危机之后,美联储重回货币宽松,如果中国能继续保持经济复苏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可能重现资本回流,人民币汇率会更加强势。

管涛指出,目前平稳度过了第一阶段,正在经历第二阶段,也就是人民币汇率在阶段性资本外流的背景下,有涨有跌、双向波动。

现在距离2015年“8·11”汇改已有7年,尽管改革之初人民币经历贬值,外汇储备出现较快下降,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在不断增加,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日内波幅、历史波幅都明显提升。

管涛认为人民币汇率,近两年来人民币震荡升值,汇率出现有涨有跌的双向波动,是汇率政策日益灵活的表现,有助于吸收内外部冲击,更好发挥汇率对宏观经济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自动稳定器作用。

“影响汇率走势的因素很多,不论短期还是中长期,汇率预测不准是必然,双向波动是常态,涨多了会跌,跌多了会涨。”管涛称,央行此前多次提示,偏离程度与纠偏力量成正比。

管涛提醒,这次外汇市场波动再次生动地说明,市场主体要树立“风险中性”意识,建立严格的财务纪律,坚持以“保值”而非“增值”为核心的汇率风险管理原则,要避免陷入线性的单边升思维人民币汇率,积极做好风险管理。

汇率贬值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助于出口,另一方面进口企业也在防范风险。

东吴证券称,从韩国前20日出口数据看,2022年4月中国进口大概率继续下滑,但购汇量却大量上升,这说明购汇并非因为进口贸易,具体原因或者是进口企业恐慌式购汇(当然也不排除部分企业赌汇)。

对此,管涛也认为,当前政府要关注否引发了市场恐慌性抢购和囤积外汇。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