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刘建强总经理助理刘建强:金融衍生品与风险管理上做了题为《外汇风险管理方法》

11-24 财经资讯

2016第十届中国期货分析师暨场外衍生品论坛4月23日在杭州召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市场一部总经理助理刘建强在下午开始的的“金融衍生品与风险管理”上做了题为《外汇风险管理方法》的主题演讲。

以下为文字实录:

刘建强:大家好!今天很高兴有这个机会给大家做一个交流,就是在人民币外汇市场尤其在人民币汇率方面,作为一线部门谈一下这几年的应对。组委会的题目是《外汇风险管理方法》,在座的各位都是金融方面的专家,金融衍生品都是相通的,无论是利率还是汇率还是大宗商品。所以我今天借这个机会,主要谈一下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从改革开放所经历的历程以及人民币汇率的风险管理的特点,以及人民币汇率具体的风险管理方法。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可能一个个深入探讨。

在座的各位大多数来源于期货公司,很遗憾的是目前人民币汇率市场还没有对期货公司开放,目前银行间外汇市场主要试点机构,主要有一家券商,一家基金,这是和我们比较接近的两个兄弟单位。

我首先提一下人民币汇率市场,或者是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外汇市场是一个相对来说有管制的市场,人民币外汇市场目前主要集中在银行间市场,市场有两个层级,一个是银间市场,一个是零售市场,外汇市场主要在银行间市场。改革开放以前,当时没有外汇市场,当时是实行统筹统支的外汇管理形式,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外汇,去申请,你有了外汇,要毫无保留地卖给国家。在这种政治体制下没有外汇市场可言。80-85年这个阶段,国家实行了外汇留成试点,有了外汇留成就意味着有了留成额度的企业就有了加以的需求,就有局部在市场上的调剂市场的可能。到了90年代初的时候,市场有100多家,当然都是区域性的,比较典型的是深圳调剂中心。1994年国家统一了外汇市场的管理,所有的外汇市场全部统一,在上海成立了外汇交易中心,这是人民银行当时发的文。它的主要意思就是说把全国分散在各地的调剂中心集中在一个市场,而且当时建立一个很重要的制度,我们叫做结售汇制度。结售汇制度,就是说有外交实际需求的企事业单位可以向银行事情结汇或者是售汇。银行富余的头寸可以到银行间外汇市场来进行平台交易,1994年到现在国家整个经济的发展以外贸为一辆马车来发展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主要职能包括,最后起了很大的贡献作用。所以说结售汇制度从1994年建立一直延续到现在,为我们或者说为人民币汇率改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结售汇制度这么多年来包括到现在,还没有好像要改变的意思。

接下来我们提几个重要的事件。2005年7月21号有一个人民币一次性升值2%的汇改制度。2006年建立了询价交易为主的市场交易机制。2006年以后,统一了竞价和询价的时间,可以说2006年以后外汇交易体制逐步健全,交易产品也逐步丰富。

还有一个就是在2015年底,因为2015年12月份人民银行又同步宣传了对境外主体进行开放。我们应该清楚,目前银行外汇市场是一个相对管制的市场,参与者是一个要素。参与者目前主要是银行为主,银行间外汇市场主要是518家为主,主要以银行为主,券商、基金公司只有一家试点,这是参与机构。但是在2015年10月份以及2015年12月份人民银行同时出了一个文,要求扩大境外参与主体。目前境外参与主体,在这之前主要是人民币境外清算行。现在出了“扩大开放”以后,引进了以央行类机构为主的主体。而且我们去看一下《通知》要求,我们知道监管机构在出外汇的文的时候,都会说在哪些产品、哪个机构、哪个额度方面做交易,唯独2015年这两个文对境外央行类机构可以参与目前银间外汇市场的掉期权所有的产品,而且没有任何额度限制,这是在正文里面出现的。这可以表明监管机构在汇率改革方面的决心,可以说向世人表明了决心,一个主要是央行类机构开放,没有任何限制,它可以交易所有的即期、远期、期权,当然我们现在银行间市场唯独没有期货这个产品,就是所有的产品都可以交易,而且没有额度限制。这是2015年,这两个文公布以后,到2015年12月23号还公布了《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2015)第40号》,这是首次大力度地对境外机构开放。当然外汇市场的开放,可以说既有对内开放,也有对外开放,其中境内开放的同时也在对境外开放,也不排除将来也有期货公司的试点甚至是期货公司的介入。对境外机构来讲,有境外央行类机构和境外银行可以直接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目前已经有18家境外央行类机构正式成为银行间会员,无论是通过央行代理还是直接进入市场,其中有四五家央行类机构已经直接开始交易。

我大概介绍一下目前中国境内外汇产品的交易品种。我们分为人民币外汇市场和外币对市场。交易品种有人民币/即期、远期、掉期、货币掉期、期权,外币对即期、远期、调期,唯独没有人民币期货。组织方式,所有的交易都是通过电子交易平台为主,当然还有一个集中统一的交易平台,这个平台也必须录入交易中心的交易系统,这是组织方式。交易方式来说,它是以做市商制度下的竞价交易、询价交易和双边授信点击撮合。从清算方式来讲,银行间外汇市场竞价类产品主要是通过上海清算所集中清算,询价交易可以采取双边清算,也可以通过上金所净额清算。这是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主要交易要素。

这里顺便提一下交易中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全称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及全国银行间存款调剂中心,除了外汇市场之外还提供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提供交易、信息、基准、培训等服务。同时它承担监管机构赋有的日常监测功能,为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和传导提供服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交易中心除了是个交易平台、中介机构之外,它还承担了央行甚至国家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能。目前很大一块是从人民币国际化的角度、从利率市场化的角度来讲,交易中心除了承担交易职能之外的基础设施建设职能,包括交易报告库、清算,还包括整个交易平台。所以周行长对交易中心的要求是要把交易中心打造成人民币相关产品的交易主平台和定价中心。所以交易主平台和定价中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主要职能包括,作为监管机构,作为央行来讲,它关注的是哪两个要素?一个是利率,一个是汇率,这是金融衍生品的两个基石。作为利率,作为汇率,这是监管机构或者央行必须牢牢抓住的两个基石。所以目前银间外汇市场,是利率和汇率市场作为央行的货币政策的传导平台。它主要通过两个要素体现,一个是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这是汇率的准绳,每天外汇交易员9:15分都要看到货币网发布的汇率中间价,才可以定下今天一天的外汇交易策略和交易安排。第二个名词是SHIBOR,这是利率。这两个基准是整个人民币相关产品、相关金融衍生品的基石。从交易中心来讲,它除了交易平台提供交易系统的建设之外,它还承担着国家或者是人民银行的重要基础设施的基础平台功能。作为汇率中间价和同业拆分利率,从利率和汇率的基准来讲,它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权威性的指标,这都是每天交易中心定时发布的。同时,这两个指标可以衍生出不同的衍生产品的基准。

回到主题,作为汇率来讲,汇率中间价大概怎么形成的?目前我们实行做市商制度,30家做市商每天要为市场提供双边报价。作为普通会员,在做市商报价基础上通过点击成交,也可以通过双边询价的方式,包括通过双边撮合的形式达成交易。这是目前人民币汇率从中间价形成以后,外汇做市商报价驱动来形成的交易。

从利率来讲也是一样,有一些利率报价商每天要加以中心报利率,按这个机制形成Shibor,并定期发布汇率。

总结一下,银行间市场成员涵盖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和财务公司等在内的几乎所有类型的金融机构。2015年12月末,市场成交量超过了700万亿。这是第一点,回顾一下银行间外汇市场的。

接下来,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汇率风险管理的基本特征。作为人民币汇率,第一个特征是管制的特征。大家一提到汇率,可能都自然而然想到“管制”这个词。可以说这是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或者国际化过程当中,或者说初期的阶段性的特征。作为汇率的管制,不是人民币的特点。大家可以回顾以下目前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像英镑、美元、日元这些货币,在它国际化的初期,照样是一种管制货币。50、60年代的英镑,它的管制,像70、80年代的日元,它的管制也是那个时代的特色、那个阶段的产物。所以作为人民币目前的阶段,人民币汇率处在市场化或者是国际化的初期阶段来讲,它的管制特征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个,从准入来说,目前参与外汇交易的还是基于实需原则,企事业单位有外汇需求,按照这种原则向银行申请,这种框架还没有改变。第二个是额度,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银行,都有额度或者说头寸方面的限制。下面就是价格,大家也清楚这个,虽然人民币汇率,比如说人民币美元的汇率,从初期中央家上下千分之三、千分之五、1%、2%的波动幅度在扩大,但必须还是要围绕着中间价来波动,价格还是有管制,有波幅限制的。还有就是账户,目前从外汇市场来讲,它主要是对账户来说是可兑换,但是对资本项目来说是无法可兑换。人民币目前跨境支付,还是有各种各样的限制,不是自由流动的,它有各种各样的限制。这是第一个特征——管制特征,大家在研究人民币汇率的时候,首先要把第一个特征的背景搞清楚,它有各方面的管制特征,不能以完全市场化的货币来对待。

第二个特征是政策性特征。无论是2005年的“721还是2015年的“811"它有明显的政策性特征。作为央行来讲,它可能还必须在统筹考虑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国际化整体安排的前提下,来一步一步向哪个机构开放,向哪些产品开放,所以这是政策性特征,这个比较明显。

第三个特征是转型政策。2015年在SDR以后,人民币汇率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应该保持怎么样的一个态势?大家也可以理解。

第四个特征是一个实需的特征。目前人民币汇率基于实需原则。

第五个特征是汇率和利率的联动特征。如果我们谈汇率脱离利率,这可能就太片面。

下面我们看一下人民币汇率这几年的走势,2005年以前基本上是水平线,从2005年汇改以后有双向波动的趋势,而且逐渐加强。这个图给我们什么样的解释?从交易员层面来讲,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机制逐步建立。从国家层面来讲,在2005年以前汇率风险基本上由国家买单,因为它是一条水平线,它意味着什么?今年是8.2,明年还是8.2,后年还是8.2,企事业单位没有任何避险的需求,那时候由国家买单,谈人民币汇率也没有那种需求。2005年5月18号交易中心推出了远期产品,配合是什么?配合汇改推出了人民币汇率。只要我们把汇率风险由国家买单逐步转向以经济实体以后,市场参与者要开始主动管理自己的汇率风险。所以从2005年汇改以后,人民币双向波动幅度在增强,所以人民币衍生产品有了发展的空间。2014年人民币外汇市场来讲,掉期产品首次超过了即期,2015年掉期市场增长了90%,可以说衍生品的发展非常快。

下面我想解释一下人民币汇率的管理方法。当然作为不同的风险,可能有不同的管理方法。比如说信用风险管理,外汇市场比较独特,从国际市场来讲它是以双边询价的为主的,它是以协议来规范双边信用。作为操作风险管理来讲,作为银行和参与者,它内部有严格授权的机制,能自动化地通过参数尽量规避操作风险。据我了解,这些比较大牌的外资银行,500万元以下的单笔都是自动化交易,没有员工参与。合规风险主要是考虑作为外汇交易员在交易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这笔交易内部要合规,外部审计也要合规,它还有一系列的规定。再一个是跨市场风险管理,外汇市场不是孤立的,它一定和债券市场、本外币信贷/存款市场、理财市场、国际结算整个都是关联的,不是孤立的,外汇市场是更国际化的市场。当然从市场风险来讲,它有流动性风险,当然汇率市场在货币市场是一个最致命的,宁可亏欠也要保留风险。大家清楚前两天香港市场人民币出现了拆分利率是负的,倒贴,为什么会这样?这都是有原因的。像期现错配风险、汇率风险,这都是有单独的风险管理方法。

展示一下银间外汇市场从衍生品来讲,2005年提出了人民币汇率远期,2006年提出了掉期,2007年提出了货币掉期,2011年提出了人民币汇率期权,2015年提出了标准化人民币外汇掉期。这是银间外汇市场可交易的品种。我就汇报到这里,谢谢大家(速记内容未经本人审阅)